「創業」和「新創」大不同  你不可不知的Startup

文 / 沈立平 Robin

圖/Canva


台灣一年新成立的公司家數約6萬多家,對比台經院FINDIT平台統計每年約400家新創公司成立,有著巨大的差異。「創業」與「新創」在經營的策略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,創業可以是開個手搖飲料店、咖啡店、小餐廳,與新創Startup要求短時間「成長」有著明顯的區隔。

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寫過一篇「Startup = Growth」,很好闡述了對新創公司的定義,最重要關鍵就是「成長」,新創必須從零開始做到大,並在短時間實現高速成長。

創業開一家咖啡廳和新創做一個社交工具、搜尋引擎是明顯不一樣的,假設你開一家咖啡廳,以附近辦公的上班族為主,那客戶群體就是有限的;或進一步再營造成網紅拍照熱點,就有遠道而來的觀光客,不過規模仍然是有限的,成長也因此受限制,好處是你不用擔心與其他地區咖啡廳相互競爭。如果你是開連鎖咖啡廳,你可以選擇星巴克模式,開數百家以上的連鎖咖啡廳,這個模式將會面臨很多競業競爭及管理挑戰,但本質上並不存在要把公司持續做大的壓力。

如果你是網路服務的新創業者,你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實現高速成長。網路創業存在一個「Network Effect」,概念是一種產品或服務,會隨著用戶人數增加,價值也會提高。如果你想打造一個社交工具或搜尋引擎,你將理解到這個世界不會存在活躍使用的1000個社交工具或100個搜尋引擎,每個人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就1至2個,搜尋引擎也就1至3個。

對於新創公司的創業者只有一個選擇,就是快速做大規模,搶到第一,實現利基市場壟斷。如果你經營的是一家新創公司,你的管理能力、招聘員工及組建完整團隊、產品獨特性乃至與股東及整個資本市場的關係,都和獨資創業開個咖啡廳明顯不同。

身為新創公司的執行長,你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型態將產生劇烈改變,你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,但你必須需要犧牲些東西去交換,可能是休閒興趣,甚至是甜蜜的家庭時光。除此之外你本身必須不斷學習、接受並處理挑戰與挫折,不斷迫使自己成長,讓自己不會成為公司發展的天花板。

釐清「創業」和「新創」不同,就可以理解創投只投資高速成長的新創公司,因為決定一家創投報酬關鍵,就是要投到那1至2家最好的公司。創投本質是不允許投資“小而美”公司,如果你只打算開個幾家連鎖咖啡廳,每年賺個幾百萬,對創投投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想拿創投投資,就必須追求高速成長並實現壟斷,這也是創投追尋的「Power Law」理論,將目標放眼市場上前1%能取得大部分利潤的新創公司。

不管你有什麼創業想法,首先問自己,「我做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事?我要追求怎麼樣的生活?我要實現的夢想和目標?我需要用什麼去交換?」,台灣絕大部分創業項目(>90%),在事業本質上其實不需要找創投投資,也不一定要走上規模化和IPO之路。以終為始,你必須想清楚創業的動機與目的,才開始展開這趟創業的奇幻旅程。

本文作者


《創投視角》 沈立平 Robin|創投公會 會員、益鼎創投 業務協理


投資包含91APP、大樹醫藥、振宇五金、復盛應用、動力-KY、泰昇-KY、IKKAKY、千附精密、聿信醫療、奧理科技、智穎智能、慧誠智醫、樺緯物聯、中華資安、Firstory等,現任大樹醫藥、振宇五金、奧理科技、智穎智能、Firstory法人董事代表人。

TEL: +886-2-25450075

FAX: +886-2-27132362

105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133號10樓C室

public@tvca.org.tw

©2021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 Taiwan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